拉曼动物营养
China - Chinese    [ change ]
新闻快讯

2020年
10月19日

竞争性抑制在家禽中的应用

2020年
10月19日

竞争性抑制:通过正常的常在菌在肠道中的快速增殖,抑制有害的过路菌在肠道中的定殖及增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家禽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科研人员就鸡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问题开始研究预防方法。研究发现,随着鸡只的日龄增长,对沙门氏菌肠道繁殖的抵抗力越来越强。这使得人们认为,肠道的成熟可以防止沙门氏菌在老龄鸡肠道中的定殖。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很快被确定为这种抵抗力的关键要素。

“竞争性抑制”概念的诞生

在自然界中,幼雏肠道微生物菌群直接从亲本及其生存环境中所得。在集约化的饲养条件下,由于鸡蛋是在孵化器中(接近无菌的条件下)孵化的,所以幼雏的常在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或其肠道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发展有较大的延迟。正常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不完全发育会给沙门氏菌等不良菌留下更多的定殖空间,促使其在肠道内的繁殖。这就是“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exclusion)”概念的由来。最初,研究人员将成年散养鸡的肠道内容物稀释后喂给集约化饲养的雏鸡,结果显示雏鸡对沙门氏菌肠道定植的抵抗力增强。芬兰微生物学家努尔米教授1973年在《自然》杂志上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竞争性抑制”概念的应用由此而来。

防治肠道病原体的利器

“竞争性抑制”概念背后的科学及其应用都在不断发展。如今,家禽养殖也不再给幼雏饲喂成年鸡肠道内容物了!在受控条件下,工业化的繁殖健康成年鸡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基础上,已经开发出了商业化的产品(如,爱微佳得®)。如果说这个概念最初是为减少鸡肉中的沙门氏菌而设计的,那么它对禽类(如火鸡、野鸡和鹌鹑)其他肠道病原体如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状、李斯特菌或弯曲杆菌也同样有效。其“竞争抑制”的主要作用机制为:
尽管对“竞争抑制”这一年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对于现代家禽生产来说,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应用。
参考文献:
  • Nurmi, E. V., & Rantala, M. ,1973. New aspects of Salmonella infection in broiler production. Nature, 241, 210.
  • Rantala, M., 1974. Cultivation of a bacterial flora able to prevent the colonization of Salmonella infantis in the intestines of broiler chickens, and its use. Acta Pathologica Microbiologica Scandinavica, Section B, 82, 75–80.